新生有話說|初見哈密抽水蓄能工程 |
||||
|
||||
車過戈壁,遠處的山坳里突然多出片忙碌的黃——那是哈密抽水蓄能工程的填壩現場。塵土在陽光下翻涌,載重卡車像列移動的城墻,正把一車車砂石壘成未來水庫的模樣。剛到工地時,空氣中彌漫的粉塵讓我有些不適,但看到工人們有條不紊地作業,心里漸漸安定下來。 跟著技術員往壩頂走,腳下的砂石還帶著溫熱。壩體已初具輪廓,像條赭黃色的巨龍臥在兩山之間,挖掘機的鐵臂正精準地把石料碼齊,碾壓機駛過的地方,留下一道道細密的紋路。"這壩要填到百米高,現在才到腰部呢。"技術員指著遠處的標尺,風里混著柴油味和塵土的氣息,倒有種踏實的熱鬧。 沒有現成的水庫,圖紙就成了最好的向導。在辦公室里,攤開的藍圖占據了大半張桌子。前輩用鉛筆在圖上標出兩個橢圓形區域:"將來這里會筑起兩道大壩,形成上下兩個水庫。電網負荷低谷時,就用多余的電力把下庫的水抽到上庫儲存;到了用電高峰,再讓水從高處流下推動發電機組發電。"他邊說邊劃出水流的路徑,那些現在裸露的河床,在圖紙上已經有了清晰的水域邊界,遲早會蓄滿一汪碧水。 下山時見幾位工人在給壩體覆膜,塑料布被風掀起邊角,他們手拉手按住的樣子,像在呵護一個易碎的夢。我緊了緊安全帽,突然明白:這里的每一粒砂石都在等待,等待積水成淵的那天。 我的目標也該像這壩體一樣,一點點筑牢:先學好填筑碾壓的技術參數,爭取盡快看懂壩體監測數據;明年此時,要能在壩頂指著新壘的高度,說出每一層石料的來歷。畢竟,偉大的藍圖從來不是憑空出現的,是像這樣,一鏟一鏟,壘出來的。 |
|||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
瀏覽次數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