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入施工一線:青春在鋼軌間扎根? |
|||||
|
|||||
七月的深圳驕陽似火,我拖著行李箱站在深惠城際軌道交通的工地上,紅色安全帽在陽光下泛著光。作為25屆剛畢業的大學生,這是我人生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 “職場”,空氣中彌漫的混凝土氣息與機器轟鳴聲,構成了與校園截然不同的交響。 初到工地的第一周,新鮮感與挑戰感交織。清晨7點鬧鐘取代了宿舍的晨讀鈴,工裝上的泥點成了新的 “勛章”。曾經在圖紙上反復標注的參數,如今變成了眼前堅固的導墻,課本里抽象的盾構機原理,化作了地下幾十米處轟鳴運轉的龐然大物。指尖觸到的冰冷鋼材讓理論知識有了真實的溫度。 工地上的前輩們教會我的不僅是技術。他們黝黑的臉龐上掛著的汗珠,比任何教科書都更生動地詮釋了“責任”二字。我深刻的認識到了這份工作的意義——我們澆筑的不僅是混凝土,更是兩座城市的連接與未來。 月光下的工地別有一番靜謐,遠處的城市燈火與近處的吊車剪影相映。 這段初入職場的時光,讓我褪去了校園的青澀,在汗水與堅持中懂得了成長的重量。深惠城際鐵路的鋼軌正在向前延伸,我的青春也在這片熱土上悄然扎根。 |
||||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
瀏覽次數:
|